夏甲乙:我们这一代人是跟着时代往前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07:05:00    

《漫长的春天》作者夏甲乙。

2015年,夏甲乙开始在天涯社区连载长篇小说《芳华处处》。这部聚焦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作品,因视角独特、细节生动而广受网友喜爱,成为天涯的百万点击热帖。暌违十年,夏甲乙撰著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漫长的春天》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为《芳华处处》的续集,新作以沉稳劲健的笔力,书写了上世纪90年代走出校园的主人公的个人成长、商海沉浮与情感波折,以高速发展、急遽变革的时代为背景,刻画出改革开放初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群像。

夏甲乙本名李杨松,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弃文从商,进入中国贸促会,后加入世界知名广告公司。近年转行投资,成为某知名大数据龙头企业的联合创始人。

“出走”多年,夏甲乙始终对文学抱有赤子之心。谈及写作,他向南都记者坦言,写小说出于“一种表达欲”,“我觉得商场上的我不完全是真正的自我,我得通过写小说把心里想说的一些话说出来”。

十年前,《芳华处处》一出手便火遍全网,娴熟的写作技巧令人刮目相看,夏甲乙认为这得益于上大学时的“饱读诗书”:“那个年代我们基本上把所有的世界名著都看了一遍,欧美的、俄罗斯的,近现代民国时期的都看,读书是百无禁忌。所以毕业的时候就很书生气。看了很多的书之后,你再写东西,不用老师教。”

他不是职业作家,写作都在业余时间。疫情三年,一边在家办公,管理公司的经营业务;一边沉浸式码字,一人分饰两角,好似“人格分裂”。他私心里更喜爱作家这一角色,“通过写书可以表达自己,找到自己,我觉得这个更有意思一点”。

不同于前作激情洋溢的青春叙事,《漫长的春天》写及主人公毕业之后面对的种种人生抉择,理想与现实对峙,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世界的观察、心灵的探索和人性的刻画,更复杂也更深刻。小说时间跨度近30年,收束在2008年这样一个高光的时间点。夏甲乙自身和他的同学朋友们分散又交织的人生轨迹,他对所从事的行业的深入观察,为小说增加了现实主义的厚度,而流畅风趣的行文和细腻的描写,又让小说具有飞扬的神采。

“他们的青春虽然渐行渐远,但他们的内心依然是坐绿皮火车的少年。”这是夏甲乙认为小说中最值得铭记的句子。

他在采访中告诉南都记者:“我的目的就是要回望这个时代,让我们这代人不要忘记我们出发时候的样子,不要忘记我们出发时候的目标,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来时的路。”

日前,《漫长的春天》新书分享会在北京RDV书店举行。活动现场,夏甲乙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南风窗》《中国周刊》杂志原总编辑朱学东等围绕小说写作、个体命运与时代关系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

孔令燕尤为赞赏小说的语言风格:“夏甲乙的叙事既传统又现代,既有现实主义的扎实根基,又融入了对理想主义的浪漫书写,让不同时代的读者都能找到情感共鸣。”青春是文学的母题,而《漫长的春天》正是描写了一代青年人的成长历程,具有浓厚的90年代气息。她指出,书中所描述的青年人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对当代年轻人是一种鼓励,告诉他们不必惧怕失败,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朱学东表示,《漫长的春天》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深度融合。主人公夏天从小镇青年到城市奋斗者的蝶变,不仅是个体的成长史,更是一部浓缩的社会生活史。小说中对国企改革、互联网兴起、全球化浪潮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敏锐洞察,具有强烈的史诗感。

专访

写作缘起于一种表达欲

南都:你的第一部小说《芳华处处》最开始发表在天涯社区,受到网友热捧。为什么当时在天涯上连载?

夏甲乙:天涯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留恋的网站。因为我们这一代原来各种论坛灌水,主要的就在天涯社区。我一开始写的时候,也没有想要当小说来正式出版。在天涯连载期间,跟网友互动还挺多,天涯把这个小说加了精,放在了首页推荐。慢慢地就有四五家出版社找过来,问我要不要出版。其实当时跟现代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也都谈过,后来是台海出版社出版的。由于我希望赶上我们毕业30周年纪念,我跟台海出版社说,你要是能赶上这个时候,我就把这书交给你了。他们说没问题。所以他们用最快的速度编辑出来,《芳华处处》2018年底就出版了。

南都:写《芳华处处》的缘起是什么?

夏甲乙:就是一种表达欲。因为我是学新闻的,大学毕业之后分到中国贸促会,属于弃文从商了。从此以后一直在商界,干了几十年,到了一定时候,我觉得商场上的我不完全是真正的自我,我得通过写小说把心里想说的一些话说出来,表达一些东西。我还是有新闻情结的,所以第一部《芳华处处》就是比较真实地还原的80年代的大学生活。那是很多人怀念的、自由开放又充满活力的一个年代。《芳华处处》从我们坐绿皮火车,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上学开始,比较细致地写到了学生生活、感情生活,还有当时社会对我们这些学生造成的影响,我们如何初步接触社会,跨度四年,一直写到主人公毕业。这是第一部。第二部时间跨度就比较大,基本上是从大学毕业一直写到大概2008年。

南都:写第二部的时候有没有同样在网络上发布?

夏甲乙:一方面后来天涯关站了,另一方面,在写之前我就知道肯定会出版,所以没有在网络上连载。因为网络上发表是需要跟人互动的,会花去很多的时间。我想反正有人出版,我就闷头踏踏实实地写。

南都:上世纪90年代本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段,又有世纪末这样一个时间点,在你的书里有比较重要的情节体现么?

夏甲乙:在书里大概是这样的:2000年以前,主人公夏天刚刚开始从事商业,应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当然前面有一些波折,刚出社会也受到了不少打击。但总体上来说,在那个时代,每个人只要肯干,都有一些机会。我认为从90年代开始是一个上升阶段,人物是跟着这个时代一起往前走。2000年正好遇上所谓“千年虫”,有些事情发生了,也算是人生中的起起伏伏。2000年以后的故事是在挣扎和希望中前行。尤其主人公的创业项目开始了,创业过程中有波折,也有很幸运的地方。到2008年基本上是到了一个比较高光的时刻。

南都:我们都觉得春天是美好而短暂的,第二部的书名为什么叫《漫长的春天》?

夏甲乙:这本书以90年代为主,一直写到2008年,近30年,这是咱们中国体制机制转型,慢慢走向大国崛起的一段历程。我觉得这是一个漫长美好的过程,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也是特别值得珍惜和怀念的一段时光。这段时光,也正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青春时代,拉长的细节,代表了一种怀念。

不着急忙慌想着影响下一代

南都:小说中夏天这个人物以你自己为原型吗?

夏甲乙:还是要当小说看的。夏天的有一些经历和我比较接近,当然有裁剪有取舍。

南都:你是学新闻的,本身是一个比较知识分子气质的人,纵横商场这么多年,性格上有什么改变?

夏甲乙:刚刚踏上社会的时候肯定是书生意气,不知道社会的深浅,我当时觉得自己是学新闻的,恃才傲物,看什么都不顺眼的,对人性了解得也不够深刻,肯定会遇到一些挫折。经过各种碰撞,社会的摔打,慢慢地也就懂得一点。商业上比如说要一步一步走,要懂得忍耐和坚持。慢慢积累了经验,也遇到一些机会,所以前期还算是比较成功。

南都:我看小说里描写的90年代整体的社会氛围,对年轻人来说机会很多。

夏甲乙:是这样。因为那个年代阶层没有固化,整个国家是百废待兴,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又是所谓当年的大学生,比较受社会重视,而且确实是容易找到机会,所以我的同学朋友们,基本上都是在那个时候找到了机会,有的是挣了第一桶金,有的是迈上了一步什么台阶。

南都:大家挣到第一桶金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夏甲乙:就是下海。我刚开始是去外企。因为我从事广告行业,当时广告行业在中国刚刚兴起,又是在一个比较大的广告公司的平台,收入也比较高,机会也比较多。另外当年有个去海南的下海潮。海南1988年建省,百万人才下海南,包括我的同学很多也去过。海南当时被认为是一个热点,它要变成一个比深圳更特的特区,有很多政策,比如国外的汽车在那边是免税的,跟深圳的特区政策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人上那儿淘金。

南都:在小说的人物角色选择方面有什么考量?

夏甲乙:因为小说总体上来说是要讲故事,故事有它的主干,枝枝蔓蔓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它是根据时间线,再根据事情的发展而呈现的一部小说,40多万字,这里面有爱情线、时间线、创业线,跟它们相关的,我都会写在里面,可能也有的“张冠李戴”,把情节都聚拢起来。当然写我们这一代人我认为是个重点。在非微信时代,我跟很多人失联了。我们这些人又重新认识,又在一起经常联系,其实是毕业将近30年后。但是我把这个时间线提前了,我不想讲那么老时候的事儿。就讲毕业第20年,大家正当年的时候的事儿。那时候这些人命运的分野基本上也就比较明显了。所以我就一并整合到毕业第20周年的纪念活动当中,同时也顺便讲一讲这些人的故事。这本书总体上是夏天的个人视角,但个人视角可能会显得相对单调,我就找一个场景,描写一些群像,这些群像我又把他们加到前面的情节当中,实际上写的是这一群人,在这几十年当中互相有交集,然后又聚到一起,以这种方式让人物更众多,表达更丰满。

南都:你对这个故事的尾声是怎么设计的?

夏甲乙:尾声的话,我其实就是想有一个问号。因为生活还要延续,也许我会再写第三部,也许可能不写。如果要写的话要沉淀一下。这个问号是对生活的一个追问,也是对未来的一个想象。

南都:你希望通过写作给当代的年轻读者带来什么?

夏甲乙:我的目的就是要回望这个时代,让我们这代人不要忘记我们出发时候的样子,不要忘记我们出发时候的目标,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来时的路。对当代年轻人,其实我觉得也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就是让他们看到他们的父辈或者叔叔辈当年是怎么过来的,社会又是怎么发展的,相当于用文学的形式来记录一段历史,记录这一代人。也让未来的读者知道曾经有这么一群人,曾经有这么一个时代。我的两个孩子都是00后,他们有他们的世界,时代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别着急忙慌想着影响下一代。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相关文章:

夏甲乙:我们这一代人是跟着时代往前走07-21

果然视频|@单身朋友们!壹点动心·七夕千佛山相亲会报名开始啦07-16

河南省灵宝市检察院携手社工开展“夏日送清凉”特别帮教活动06-30

走进芳华里3536文创园,来一场时光之旅06-29

上海杉达学院校长陈以一:希望毕业生成为“靠得住、用得上、行得远”的人才06-18

岫岩举行2025年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06-17

解构传统,专访《临江仙》导演国浩:在中式美学中搭建出“落地仙侠”|谈艺录06-15

城事暖光丨西安:“交通+健康”彰显以民为本的城市温情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