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黄山毛峰正式开采!
2025-03-2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08:16:00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民抗战史诗剧《我们的河山》于8月16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一套)(20:00)播出。该剧由毛卫宁执导,刘戈建编剧,王雷、陈钰琪、焦俊艳、张天阳等主演,讲述了青年党员庄埼风(王雷 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沂蒙山区发展基层武装,经历重重考验,开辟、建设、壮大抗日根据地,最终粉碎日军扫荡计划,迎来抗战胜利的故事。
首播即成“爆款”,舆论对新剧开播期待满满。
从官方舆论场来看,电视剧《我们的河山》尚未播出,便引发了国内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作为全国媒体的风向标,中央级媒体率先发力,为剧集开播奠定权威基调。央视新闻联播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平台,向全国观众播报了剧集上线的重要消息。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平台、中新社中新网、光明日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方公众号、国家广电智库等央媒与行业权威平台同步发声,深度解读剧集以“全民抗战”为核心的差异化主题,凸显其在历史叙事与价值表达上的独特性;地方主流媒体平台迅速跟进,北京青年报、沈阳晚报、山西晚报、南京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成都商报等地方主流媒体均以首页、大版或焦点图报道,让新剧开播热度迅速传至全国各地。值得一提的是,山东作为剧集相关历史事件的重要发生地,本地媒体更是全面集结,通过报纸、电视、移动端等多渠道密集推送,在微博等平台发起话题讨论,传播声量被不断推高。
从民间舆论场来看,多数网友对于新剧的开播持欢迎和支持态度,整体氛围昂扬向上,创新、突破、真实等关键词成为讨论的焦点。电视剧《我们的河山》将目光聚焦敌后抗日根据地,展现大历史里的小温暖,让小人物撑起大信念,给予观众更多的亲切感和沉浸感,营造出更加舒适的观剧体验。观众们的好评如潮,集中在“接地气” “历史厚重感” “剧情张弛有度”以及“打戏燃”等几个方面。显然,这部剧成功地在开篇就抓住了观众的心,为后续的剧情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切口大史诗”的叙事风格创新,熬出最浓的家国情
在《我们的河山》已经播出的剧集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商业气息少了淡了,有的只是帧帧光影中对历史的还原再现。为此,剧组秉持“真实才能可信,可信才能共情”的理念,全程扎根山东临沂沂南实地取景,依托独特“崮”形地貌,实景搭建百姓村寨、日军据点。此外,不惜大面积种植小麦,精准呈现季节变化和收粮场景。为了模拟历史真实的城墙质感,剧组用当年的技术方式烧制符合年代特征的墙砖,并搜集和制作大量战争年代的老物件,力求复刻真实时代风貌,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剧体验。同时,运用大量超高清长镜头展现百姓生活与战争场景,赋予该剧“生活剧的质感”。可以说,正是这份近乎偏执的严谨,让《我们的河山》回归抗战剧应有的庄重与悲悯。
拒绝“个人英雄主义”,书写平凡人的不凡史诗。
在热播剧《我们的河山》中,没有“孤胆英雄”,只有群星璀璨的人民群像。庄埼风,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第一次开枪时手抖得几乎握不住枪,却在目睹乡亲被屠杀后,咬牙拾起了土枪。在那一刻,他内心的信仰在血泪中完成了淬炼;焦俊艳饰演的王彧,本可以远走他乡,却变卖了家产,带着药品与书籍奔赴前线。在为伤员输血时,她说:“我这条命,早就不属于自己了。”其中,没有豪言壮语,却字字千钧。可以说,剧中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有血有肉,他们会笑、会哭、会害怕也会犹豫,但总能在关键时刻勇敢站出来。战争,从来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秀场,而是无数普通人在烽火硝烟中共同谱写的悲壮史诗。
从让无数人落泪的《南京照相馆》到当下热播的《我们的河山》,抗战剧若能唤起年轻一代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便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民族精神的最好传承。(文/薛海文)
相关文章:
荧屏上的民族记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点电视新作激发爱国热情08-23
10类产品将“一码溯源” 覆盖拼多多、京东等10家电商平台08-23
历史学家“潜伏”在茶馆08-22
“肉达峰”后如何“吃得好”?广东畜牧业八大协会组团拿出“媒体+”方案08-22
俄解密文件揭示日本细菌战罪行 外交部回应08-21
线下剧宣,男女主角还原婚礼现场亲密贴脸30秒,网友:堪比婚闹现场 姚晨苦笑:现在剧宣比塑造角色还难08-20
衡水市工商联 推广“数字工商联”平台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