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黄山毛峰正式开采!
2025-03-2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0:47:00
5月17日上午,随着鸣笛响起,2025年惠阳区“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全运十二时辰in惠阳”骑游活动与“美好生活 活力惠阳”美丽乡村徒步活动启动。数百名运动爱好者化身“乡村探索者”,沿着精心规划的美丽乡村走廊,用车轮与脚步丈量惠阳的山水肌理与文化脉络。据了解,惠阳还将举办“惠阳好物”文创设计大赛、“首届非遗客家粽技能品鉴会”等特色活动,以多元体验串联红色文化、非遗传承与生态资源,开启文旅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建设大湾区“都市圈的田园”休闲目的地
近年来,惠阳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通过“美丽乡村走廊”建设串联红色文化、客家风情与生态资源,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大湾区“都市圈的田园”休闲目的地。
其中,“将军故里·红色客乡”美丽乡村走廊以叶挺将军纪念园为核心,以秋长谷里、燕子山温泉度假村等文旅项目为带动,串联周田村、官山村、茶园村、象岭村等典型村,拥有丰富的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集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华侨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于一体,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红色文化与田园风光的交融。
参加活动的徒步爱好者经过周田村村道,感受历史和自然的双重馈赠。
“凤栖良田·山水美景”美丽乡村走廊分为永湖段和良井段。永湖段从吊沥村出发,一路蜿蜒至元岭村,沿着最美旅游公路为主线,串联起吊沥村、凤咀村、大坑村、彩二村、彩一村、元岭村,拥有上排城堡、开元堂2座区级文保单位,省级非遗皆歌和区级非遗麒麟舞2项非遗项目,串联1个3A级旅游景区亚维浓生态园以及大坑水库等生态资源,文化与生态交织,共同打造一幅美丽的画卷。良井段起点位于矮光村,终点在山井村,串联5个行政村,拥有怀安原乡生态旅游景区、寿昌湖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还有黄洞水库、千亩农田等丰富的生态资源,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是日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这两条美丽乡村走廊不仅是惠阳美丽乡村风貌的展示窗口,更是惠阳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百家旅行社进惠阳共拓客源市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也是叶挺独立团建团100周年。活动现场,叶挺将军纪念园精心打造的红色主题音乐作品《烈火永生》以音乐、说唱的形式,生动展现叶挺将军生平事迹。
活动还为12个第四批、第五批以及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12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颁发牌匾,举行“百家旅行社进惠阳”签约仪式,香港广东旅游、深圳天马旅行社等大湾区龙头企业与惠阳旅游协会达成合作,共拓客源市场。
去年,广东财经大学、惠州学院与惠阳区三方共同签订《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协议书》,惠阳区“双百行动”专班和驻区服务队深度挖掘两所高校在人才、科研、技术、校友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与惠阳的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激发释放惠阳的经济发展活力和潜能。活动中,广东财经大学、惠州学院与惠阳区揭牌“非遗教育传承共建单位”,深化校地合作,为非遗保护注入学术与人才力量,共同开启惠阳文旅体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上午9时30分,数百名骑行爱好者和徒步爱好者从叶挺将军纪念园先锋广场鱼贯而出,开启20公里的骑行之旅和12公里的徒步之旅。
骑行爱好者用车轮丈量惠阳的山水肌理与文化脉络。
“徒步路线设计得很好,美丽的风景和历史建筑让我们加深了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来自福建的游客黄贤德点赞道。来自深圳的骑行爱好者陈淘表示:“骑行在惠阳的乡间小路上,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感受历史和自然的双重馈赠,这才是‘诗与远方’的完美结合。”大家沿“将军故里·红色客乡”美丽乡村走廊前行,途经叶挺将军纪念馆、会新楼、会龙楼等历史遗存,青瓦白墙的客家围屋与村道旁的稻田花海相映成趣,用车轮与脚步丈量惠阳的山水肌理与文化脉络。
举办“惠阳好物”文创设计大赛
惠阳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千年的积累,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惠阳持续推动非遗焕新,每年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态传承中得到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得到合理利用。惠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和非遗展示馆先后开馆迎客,为传承和发扬惠阳非遗提供了舞台。
活动现场,“惠阳都市田园消费市集”热闹非凡,数十家非遗单位各展所长,客家咸鸡、黄金酥丸、珍合饼家等非遗美食摊位前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徒步者张晓科说:“原本只是想来徒步,没想到还能吃到这么多非遗美食,感觉非常棒!”
集市将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既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也让游客在运动休闲之余,近距离感受惠阳非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现场中的麒麟表演。
活动还公布了建设中的燕子山周田墟非遗街区。该街区占地1240平方米,集中展示客家九大碗、酿豆腐等非遗美食及民俗活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
此外,即日起至10月17日,惠阳将面向大众在线上举办“惠阳好物”文创设计大赛,设非遗创作类、农特产品创意类、惠阳特色工业品创新设计类三大类别,以创意推动惠阳非遗文化与产业发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助力惠阳非遗高质量发展。
2025年,惠阳客家粽制作技艺首次以集体名义入选惠阳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临近端午,惠阳区将在6月举办“首届非遗客家粽技能品鉴会”,邀请惠阳当地客家粽企业代表同台竞技,推动客家粽艺经验活态传承。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通讯员李俊蓉
相关文章:
祁连山下是我家 | 民乐:激活“药”经济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05-19
爽!车轮丈量客家围屋,徒步偶遇稻田花海05-19
跨界妈妈 “伊”样精彩05-11
传承体育文化 传播体育精神 南阳体育文化体验馆开馆05-09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多方面简介05-04
五一假期沈晓明调研新消费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