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揽建房起争执 镇平法院“审鉴调”联动解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10:00    

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白建朋 王书正/文图‌

近日,镇平县人民法院侯集法庭运用“审鉴调”联动工作模式,以鉴促调,成功调解了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件。

2022年,谭某经他人介绍承揽李某二层农村房屋毛坯主体施工的劳务,包工不包料,完工后结算。施工完成后,李某以谭某没有按照要求施工,存在施工错误为由,未全额支付劳务款。2024年6月,二人为此对簿公堂,经历了一审、反诉、二审的多轮诉讼,法院最终判决李某应支付谭某剩余的劳务款。

然而,李某的心结还未解开,2025年1月李某又以房屋施工不达标,存在施工错误为由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谭某赔偿相应损失。同时向法院申请对该房屋的损失进行评估鉴定,并支付鉴定费28000元。

司法技术部门在收到鉴定申请后迅速启动司法鉴定程序,司法技术部门干警王书正组织案件承办法官张国权、鉴定机构以及双方当事人共同到现场进行实地勘验。经鉴定机构初步评估,原告的损失大概10000余元,远低于原被告产生异议的赔偿区间,若继续进行不但会损害原被告双方的利益,而且会使已持续将近一年的纠纷继续延长,大大增加双方诉讼成本。

见此情形,承办法官和司法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居中调解、平衡利益的关键作用,共同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从诉讼成本、法律规定等角度出发,结合真实案例释明利害关系。经不懈努力,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协议,被告谭某同意支付原告李某补偿款10000元,由李某自行维修房屋,鉴定机构本次勘测所产生的必要费用3000元由谭某承担,鉴定机构退还李某鉴定费25000元。该案的成功调解,不仅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更向社会传递了法治的力量和温度。

司法技术是助推审判执行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能够帮助案件快速达到定纷止争,是矛盾纠纷化解的“助推器”。在今后的工作中,镇平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健全“审鉴调”联动机制,不断整合司法与鉴定资源,有效推动纠纷化解提速,真正做到为当事人“减负”。

【编审:赵勇生】

相关文章:

【宝鸡】拓宽就业渠道 促进稳定增收08-17

杭州地铁1号线上乘客充电宝自燃,当事人发声:一股黑烟从包里冲出来,充电宝用了1年,有3C标志08-16

李姓演员,被判刑11年08-13

美国ITC发布对健身器材及其子组件的337部分终裁08-12

合伙做生意承诺“稳赚不赔”,是合伙还是借贷?|顶端法声07-22

为省30元门票冒充军人?判刑!07-19

新房面积“膨胀”?不补差价就扣钥匙?法官教你避坑!07-14

律师谈大连工业大学拟开除李某某学籍:公告应保护个人信息,校方或因舆情加大处罚力度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