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名小吃,鸡汤豆腐串家庭正宗做法,汤鲜味美,喝酒、下饭都香
2023-04-27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8 09:09:18
立案不审查的情况通常与立案登记制有关。立案登记制是指法院对于当事人的起诉仅进行形式上的审查,而不对案件实质内容进行审查。这意味着,在立案登记制下,法院在立案时主要核实的是:
1. 是否属于本院管辖;
2. 是否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
3. 原、被告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4. 提交的证据是否与原、被告及诉讼请求基本一致。
立案登记制旨在简化立案流程,提高司法效率,但它并不等同于不审查。立案后,法院或公安机关仍需对案件进行实质调查,收集证据,并在必要时作出相应的法律决定。
如果发现立案后没有进行必要的审查,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涉及公安机关,可以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
如果涉及法院,可以寻求司法救济,要求法院履行应有的审查职责。
需要注意的是,立案登记制并不意味着可以省略实质审查的步骤,而是改变了审查的方式和重点。
相关文章:
迪迩秀丨关税之歌05-01
从影坛新星到百花影后,祝希娟的银幕记忆与幸运人生|独家对话04-30
在平凡的岗位上担当奉献——五位一线劳动者分享奋斗故事04-30
新疆一男子非法持枪狩猎获刑04-28
“大嘴巴”引发“大官司”,全国首例上市公司董监高“忽悠式增持”赔偿案宣判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