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建一批中医药活态传承基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2:03:00    

25日,北京市中医局启动北京中医药活态传承示范带教项目,首个北京中医药活态传承服务基地在东直门医院揭牌。同时,首个非遗诊区也在该院启用。

首个非遗诊区位于东直门医院国际部三层,这里气氛古典、药香弥漫。诊区里不仅展陈着中药标本、中医器械、典籍实物等展品,还设置了先进的中医药数字化传承工作站。“这台智能中医脉诊仪很像古代的‘悬丝诊脉’。”数字化传承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患者将手腕放置在脉象采集设备上,设备会伸出3根“手指”为患者“把脉”——采集生物信号。此时,另一端的脉案仪实时复现患者的脉象,“即使医生远在千里之外,也能为患者看病诊脉。”

同时,该院致力于将非遗诊区打造成中医药“活态博物馆”,并建立非遗技艺数据库。医院将系统收集针灸、推拿、中药炮制等非遗项目的影像资料、操作规范与临床验案,形成可追溯、可复制的数字化传承体系。诊区还将定期举办“非遗养生课堂”,面向市民开展科普活动。

当天,市中医局启动北京中医药活态传承示范带教项目。项目以3年为建设周期,通过建设一批中医药活态传承服务基地,打造中医药活态传承的示范模式。该局表示,目前已在全市三级中医类医疗机构遴选10个中医药活态传承服务基地,“基地将组织知名中医专家为带教师资,开展示范带教和病例讲解。同时,规范采集中医专家示范带教诊疗过程,形成中医药活态传承数字医案,并开展远程教学和线上跟诊。”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乐琪

相关文章:

《贵州日报》刊登乾兴平署名文章:牢记嘱托 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04-30

腾讯启动“助力促消费强信心稳发展”专项行动04-29

烽火通信泰国瑞森产业基地一期投产 助力中泰数字合作04-28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坞内起浮 邮轮整体进度超70%04-28

智利外交部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当地媒体:这不自相矛盾吗?04-27

遵义新雨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启用,开启劳动+学习模式04-27

财信发展拟对部分房地产项目公司提供股东借款总额不超过2亿元04-27

2025年青岛市第五届社区运动会开幕,增设居民团建项目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