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导语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传说纷纭,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有很多。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节。人们吃粽子,喝雄黄酒,采艾菖挂门楣,划龙舟,这些喜庆场景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古老节日的气氛。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传说纷纭,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有很多。

纪念屈原

《续齐谐记》中云:楚大夫爱国诗人屈原遭谗不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同情他,每年这个日子,用竹筒贮米投水祭祀他,并划船救他。后演变为投粽子和龙舟竞渡。

纪念勾践

春秋末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俘虏,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3年后回国,定于五月初五开始操练水兵。经过10年奋斗,终于报仇雪耻灭了吴国。为永记勾践,人们便在五月初五划船竞渡,后便成节日。

纪念伍子胥

据《荆楚岁时记》载:伍子胥因为耿直倔强,爱讲真话,被诬为谋反。公元前484年五月初五,昏君夫差“赐”剑让他自杀,并把其遗体投入江中,他随流扬波成涛神。此后吴国百姓开始在此日在水里划船迎涛神,祭祀伍子胥的英灵,这就是赛龙舟的由来。

纪念陈临

东汉广西苍梧太守陈临,推诚而导黎民,执政开明,见恩于百姓,深得百姓爱戴。有一次,民间有个遗腹子,成人后为了报杀父之仇,杀了仇人,被官府逮捕,判处死刑。陈临知他无后嗣,令其妻到狱中陪他,待怀孕并产下小孩后,才执法。所以人们在五月初五,在祖祠举行典仪,拜祭陈临。

龙图腾祭节

闻一多列举了百余条古籍、专家考古史料,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的龙图腾祭祀节日。随着北方民族大规模南迁,端午节日的风俗逐渐传遍全国。

恶日

端午是夏天的开始,各类疾病瘟疫孽生为灾。因此,古人规定在端午这一天,要插菖蒲,烧艾叶、苍术、白芷,捣大蒜,饮雄黄酒等习俗,这些都是为了卫生防疫。

夏至

端午节的风俗,大多源于夏至风俗,也有过如夏至祭祀等的活动。《岁华纪丽》对端午第一个解释就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只有在夏至,太阳才可能完全处于正阳的位置。端午又叫天中节的原因也在于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与夏至节并行于世。民国后,曾改端午节为夏节,届时,政府、学校放假。

此外还有起源于纪念介子推、马援、白洁夫人、刘王景、钟馗;起源于辟邪、季节适应、三代兰浴之说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